作者:(英国) 托马斯·马洛礼1395—1471
本书封底对该书的描述
《亚瑟王之死》是欧洲骑士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西方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他讲述了著名的不列颠国王亚瑟及其圆桌骑士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冒险、传奇、各种奇迹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最令人爱不释手的是骑士与贵妇人之间惊世骇俗的爱情描写。
亚瑟王之死 问世后,取材于亚瑟王传说的作品从古至今不绝如缕。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不朽名著《神曲》的《地狱篇》第三歌中,就写到了特里斯坦椅士、兰斯洛特椅士和寻找圣杯的骑士加拉哈以及桂乃芬王后。十六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斯宾塞,十九世纪英国后期浪漫派诗人丁尼生、莫里斯、史文朋都在自己的诗作中采用了亚瑟王传说的素材,其中尤以斯宾塞的长诗《仙后》和丁尼生的组诗《国王歌集》在英国诗歌史上享有盛誉。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德国作曲家和诗人瓦格纳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剧《特里斯坦》和《薄希华》。到了二十世纪,美国诗人罗宾逊又运用亚瑟王传说的素材入诗,他的同胞、小说有马克·吐温的小说《亚瑟王朝廷的美国佬》更是我们所熟知的作品。英国象征主义大诗人T.S.艾略特则在他的名诗《荒原》中,以寻找圣杯作为结构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型。这一切都表明,《亚瑟王之死》以及整个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对西方文学的深远影响。
本书的译文版有很多
下面是本书的简略预览
相传,亚瑟为尤瑟国王(Uther Pendragon)之子,诞生后即由法师梅林(Merlin)交由贵族埃克特爵士(Sir Ector)抚养。两年后,国王病故,不列颠岛的贵族都对王位垂涎三尺,为王位的继承问题争执不休。数年之后,梅林与坎特伯雷(Canterbury)大主教邀请王公大臣在圣诞节到伦敦聚会,以决定王位的继承人。就在圣诞节那天,在大教堂的院子里发现了一把插在巨石中的宝剑,宝剑上镌刻着一行金字:“拔出此剑者当为不列颠之国王。”这天,埃克特爵士恰巧带领其子凯(Sir Kay)及亚瑟来到伦敦。亚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宝剑拔了出来,在场民众一致欢呼拥戴亚瑟为王。加冕时,亚瑟宣誓终生秉公治国。 年轻的亚瑟登上王位后,一些对他不满的贵族发动了武装叛乱,但很快就为亚瑟王所平定。不久,又发生了欧洲大陆几个国家的入侵。经过长期的奋战,亚瑟王挫败了入侵者。在与罗马帝国作战过程中,亚瑟王征服了一些欧洲国家,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君主。 若干年之后,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流落法国,后来成为法国的统治者。亚瑟王风闻兰斯洛特与他的王后吉妮维尔(Guinevere)有暧昧关系,决定东征讨伐兰斯洛特,并把国事交予另一圆桌骑士莫德雷德(Modred)代理。莫德雷德趁机篡夺王位,亚瑟将莫德雷德击毙,自己也受了重伤。亚瑟王自知不久于人世,就把他从湖上仙女那里得来的埃克斯卡利伯(Excalibur)宝剑投回湖中。湖里伸出一只手,接住了宝剑。此时,一叶轻舟驶向湖岸,一群仙女把亚瑟王安放到船上后,小舟渐渐从湖面上消逝了。盛极一时的亚瑟王朝也随之告终。 莫德雷德是亚瑟王的儿子。具体的情况我不记得太清楚,大概是这样的:亚瑟往他爸看上了另一个领主的夫人,在法师梅林的帮助下,在那位领主带兵出征的时候,潜入城堡,和那位领主夫人一夜风流,那位领主夫人就怀上了亚瑟王他爸的孩子。 若干年之后,亚瑟已经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了,大概是有一次他围攻另一位国王,那位国王的皇后来向亚瑟求和,亚瑟王看她长得十分漂亮,又一夜风流。 这时候,法师梅林突然出现,本来他向阻止一切,但还是晚了一步,于是他就断言,亚瑟王朝将会被亚瑟自己的儿子毁灭。 顺便说一句,那位皇后就是亚瑟同父异母的姐姐,她在那一晚所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背叛亚瑟的莫德雷德。
灰色文字出自http://blog.163.com/yt_kid/blog/static/45308485200711200584275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